作者说 | 关于小家与不可妥协的生活梦想
来源:梦想 点击:124次
大家好,我是afishdead。我的新电子书《小家也不怕:<55㎡ 小户型的改造计划》终于在被催了无数遍之后,如期在知乎一小时书店、亚马逊书店和豆瓣上线了。 小家也不怕:<55㎡ 小户型的改造计划www.zhihu.com ![]() 小家也不怕:<55㎡ 小户型的改造计划(知乎 afishdead 作品) (知乎「一小时」系列)-Kindle商店-亚马逊中国www.amazon.cn ![]() 小家也不怕:<55㎡小户型的改造计划read.douban.com ![]() 刚开始知乎编辑北北找我约稿的时候,告诉我希望我写一写关于「如何把小家变成大家」的题目。我当时觉得有些懵逼,默默的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: 方案1:用缩小灯把自己缩小 方案2:换个大房子 ![]() 很显然,这两个方案都被枪毙了。北北为了安抚懵逼的我,透露了一些写作的思路: 城市的空间越来越拥挤,不管是租房人还是住在自家的人,都会面临一个问题,我的东西越来越多,可是家却越来越小。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人不会利用空间来合理安排家具和物品。如何在有限的空间,可以尽可能地满足自己对完美小家的愿望?比如卧室小但是想睡大床,小卫生间就不能拥有浴缸吗,爱做饭的人如何让厨房变大……针对不同的空间和对象,帮助人们打造完善自己的小家。 这番话让我茅厕顿开,更联想到很多更现实的事情。 首先,虽然我们难以承认,但是所谓「城市中拥挤的小家」,其实本质上往往就是一种个人的选择。客观上,城市中的人均住房面积在不断减小,而更重要的是,正是因为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选择了城市资源(无论是经济、医疗,或是教育)优先,才会被卷入这种类近似「非蜗居不可」的环境。这种选择可以是被动无奈的、也可能是主动跳入的,但终究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。 ![]() 其次,住宅和生活重心的平衡是我们常常会忽略的要素。 家的优化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,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改造一张椅子、一辆自行车,而是更多许许多多复杂多变的事物的组合与博弈,且需要直击到一个更深的层面——人的生活。都说好的住宅能够让人过上更理想的生活,但是如果问到你的理想生活具体是一种怎样的生活,怕是又难以言说了吧。 可以说,如果你的家面积有限、无法满足你对生活功能的全部需求,无论这个家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户型,对空间的取舍都一定会出现。 问题是,取什么、舍什么? ![]() 每一个家庭的现状不同,对于理想生活的愿景也各不相同。如果「取」的空间能够为你真正需要且渴望的生活方式添砖加瓦,而「舍」的空间又正是那些你不常用、也不重视的功能,那么,这么一取舍,不但不会让你觉得家中缺斤少两,反而放大了生活的重点,让小户型的紧凑高效的优点也更加显著。而相反的,如果取舍空间不当,住下去只能让人丧失了生活,也难怪要抱怨不绝了。 不过,很多人都并没有把目光放到对于生活本质的分析上,当问及所希望的生活方式时却是人云亦云、拿出各种网络上好看的图片,却说不出真正希望一种怎样的生活;看到改造家们充满惊喜的设计,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,看到好的设计案例就立马想要在自己的房子里用上,似乎只要按照这些照片装修改造,就能够一举解决所有的问题。对此,我只能说: 不光是住宅,世间的很多事情都与「取舍」二字有关,而对于生活的期待,与紧凑的住房面积并不完全矛盾 优化一个家,可以有千千万万种方式,但是最重要的是,你能够仔细地思考甄别、并且与家人一起透彻地探讨一次:你(和你的家人)所憧憬的是怎样一种生活、什么样的生活「重心」才是真正属于你们的。 在这本书中分享的几个案例亦是如此——既然已经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一个小家,那就不妨更积极地自己和家人找到属于自己独有的「紧凑」的生活方式,并在此基础上去尽力地优化自己的小家。这些家虽然小,但是在一番苦心经营下,却满是那种让你“想住进去试试看”的魅力。 家有大小,生活亦有轻重。希望阅读这本书的你,也能从那种“家小就得放弃生活乐趣”的绝望中走出来,重新思考「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属于你和你的家人的」,那就足矣。 ![]() 写作仓促多有不足,还请各位读者见谅、指点。 |